带您阅尽天下有趣的新鲜事!
中新财经5月21日电近日,猴痘病例在多国被发现引发全球关注。2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刊发了由王新宇撰文的《欧美出现罕见的猴痘疫情:我们应该担心吗?》文章。文章称,猴痘(monkeypox)是一种在中非和西非国家以外很少出现的疾病,最近短短不到半月的时间却已成为新闻热点,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瑞典、意大利以及加拿大都出现了病例。本文对猴痘的背景知识、流行现状、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建议相关部门为应对可能发生的输入性病例的做好准备。2022年5月7日,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报告了第一例病例,该名患者最近曾前往尼日利亚,在回英国后被诊断患有猴痘。5月14日,在英国又发现了两例病例,均居住在同一个家庭,但没有最近的旅行
针对媒体报道、市民关注的“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问题,卫健部门已吊销该实验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查处。根据卫健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公安机关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对实验室实际控制人周某某(男,38岁)、法定代表人武某某(男,37岁)等6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会同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打击,绝不手软。早前报道:朴石医学核酸检测数据造假?房山区卫健委:有一些问题,停止收样5月20日,一份关于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下称“朴石医学”)的行政处罚决定文书在网上流传,处罚事由为:5月14日,监督员发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朴石医学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房山区
这两天,上海一位水电工张师傅在网上发了一则在垃圾桶捡到四五百斤肉的视频引起热议张师傅在视频里表示,自己和工友们在普陀区长寿路与常德路路口垃圾桶里捡到四五百斤肉,有鸡、有鸭、还有猪肉,他们捡回去后用铁丝穿好挂在工地的架子上,随时准备享用。这些被丢弃的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普陀区长寿路常德路店一熟食店王店长偶然在网上刷到这位视频时大吃一惊,“这的确是我们销毁的变质食材,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变质食材,居然被工友捡到并打算食用!希望捡到的工友,千万不要食用。”“我们是5月10日到店后,开始准备复工复产的相关准备工作。”王店长介绍说,5月15日,店员根据食品安全的要求对于电闸冰柜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同时对于各种食材,如鸡鸭鱼肉蔬菜等进行逐一查看
5月19日晚,郑州轻工业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谭某某,在工作微信群内发出一条露骨短信。5分钟后,他又在群内发了一条消息:微信号被盗,已通过公安朋友找回。此事连日来持续引发关注。5月21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从涉事单位权威信源处了解到,谭某某微信未被盗。其接受调查时称,露骨短信是发给妻子的。目前,郑州轻工业大学已成立专班展开调查。▲5月19日晚,郑州轻工业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谭某某,在工作微信群内发露骨短信。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上游新闻记者获得的微信截图显示,事发当晚11时36分,郑州轻工业大学174人的工作微信群中,微信名为“谭某某—常务副院长”的人发了一条露骨短信:把XX和XX拍给我再睡。11时41分,他又发了一条短信:被盗
万万想不到,在我所生活的城市厦门,竟然有这么一档荒唐事:男子送情人8套房每月留5000给妻子。日前,思明法院宣判这样一起案件。魏女士与丈夫结婚数十年,婚后魏女士辞职照顾家庭,丈夫每月给她5000元家庭生活费。后来丈夫与一年轻女子发展成情人关系,并生下一患有先天疾病的女儿。5年以来丈夫向情人陆续转账300多万,并送其8套房。又瞒着魏女士,以自己的名义在厦门买下4套房。魏女士将丈夫告上法院,希望婚内分割部分夫妻共同财产:厦门4套房及丈夫名下一张银行卡内400多万存款。法院审理后认为,按照女方60%,男方40%的比例依法分割涉案财产。我看完之后,只想说这男人也太有钱了,厦门4套房,都上千万了吧。魏女士和丈夫吕先生是1990年8月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同年12月他们领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强行送给别人,也不能占用公共资源,达成自己的目的,而有时候,这个界限很难分清楚,有时候,在某些特定的场所,总有一些辣眼睛的事情,而对这种现象,大伙也有不同观点现在一直在强调环境整洁,打造绿色城市,不让城市里摆摊,缺少了人间烟火气,可是有些商场,却可以在马上涂鸦,一开始甚至连斑马线都占用了,还引起了路人的拍照,随着新闻报道之后,斑马线上的涂鸦正在连夜清理,而这些涂鸦并没有终止,涂鸦竟然连夜在商场门口重新出现了5月20日,河南洛阳,有网友反映在王府井商场门口的斑马线上,被商场涂上了爱心,很多市民在路上拍照,报道后引起网友不满,所以,这些斑马线在凌晨的时候就开始清理了,大家以为这条斑马线恢复正常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出现了
关心中国经济的岂止老胡!各地党委政府哪有不关心域内经济的,很多专家更是以论述经济为己长。老胡只是个媒体人,带着自己的敏感,去参与、推动必要的讨论和聚焦。舆论场抓眼球的规律就是把一个话题绝对化,为了流量,很多人为夸张、强化普通的材料不遗余力。所以舆论场上有太多愤怒、惊喜、狠踩和拔高。要说老胡有什么独特之处,可能是我说话一直挺平和的,求中而避免极端。我基本不踩谁不害谁,像老胡这样说话不求激进居然也能保持高流量,可能是幸运吧。现在经常有人把老胡当一个话题"蹭"流量,他们未必都是恶意,一些人借说老胡,抒发自己的主张和焦虑,挂上"胡锡进",为的是吸引更多阅读。老胡既然成了网上公众人物,自然有任人评说的思想准备,并愿意把我的账号流量为大家共享。但希望评论者尊重基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