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阅尽天下有趣的新鲜事!
2022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有所增加,各线城市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二三线城市环比转降或降幅扩大 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0个和56个,比上月分别增加10个和5个。 8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4%和0.5%,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1和0.2个百分点。
(文/张玉编辑/马媛媛)“咨询人太多了,今天我光接到政策咨询的电话,已经不下五六十个。”9月16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观察者网表示。 让大众如此“激动”的原因在于,青岛“动态完善”了部分“限购”的房地产政策。 观察者网持续拨打多次电话,终于联系到青岛住建局相关政策咨询负责人。其表示,关于限购区域和二手房的限购政策,均以最新公布的政策为准。 9月15日,青岛住建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消息称,将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进一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结合房地产市场实际,对现行的房地产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优化。 政策第二条提到,继续明确限购房源。对限购区域内新建商品住房,本地居民限购2套,二孩、三孩家庭可增购1套,外地居民居住满半年限购1套;
曹操一个有二十五个儿子,最终是二儿子曹丕继承王位,那么曹操大儿子是谁呢?曹操大儿子曹昂早年和曹操征战八方,后来张绣偷袭曹操,曹昂为了保护父亲,将战马坐骑让给曹操,并且和典韦断后,如此才保住曹操平安脱险。一、曹操大儿子曹昂曹操大儿子曹昂是庶妻刘氏所生,但由于生母早死,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197年),曹昂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投降,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秘密准备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漏,张绣偷袭曹操,曹操战败,曹操的座骑绝影也因为张绣军的伏击而身亡在宛城,曹操大儿子曹昂更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曹操,主动将自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脱,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而近身侍卫典韦为了堵住寨门
虽说曹操在历史上的名声有很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对于选择人才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仔细数来,曹操的谋士有着许多杰出人物。在曹操的谋士排名中,最厉害的还是要数鬼才郭嘉了,其次则是司马懿。1、郭嘉著名的曹魏五谋臣之首,对于郭嘉之才,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更是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他助曹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若说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则有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可见郭嘉是曹操的谋士中多么有地位的人。只可惜天妒英才,郭嘉逝世的时候(郭嘉怎么死的),才仅仅38岁的大好年纪。2、司马懿司马懿与诸葛亮抗争多年,作为曹操的谋士,他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
华佗是古代著名的神医,而关于华佗之死则有着很多种的说法,但对于华佗被谁所杀这个问题的答案,则都说的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华佗的死因可能是大家听说过的最多的一个版本,但历史上华佗真的是这样死的吗?揭秘华佗被谁所杀:曹操华佗被谁所杀大家都知道答案,那就是曹操。但是对于华佗之死则有着多种说法,流传的最广的自然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了,曹操得了头风病头痛的厉害,于是请求华佗为他医治。而华佗提出的医治方法可不得了,要把脑袋给凿开。这自然是吓到了曹操,再加上曹操的疑心很重,认为华佗是想害他,于是一怒之下就把华佗给杀了。曹操怎么死的?就是头风病。但是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中其实很多都只是作者杜撰的,并非史实。虽然华佗被谁所杀可以确定是曹操,但是华佗之死自然还有其他的说法,还有一种就是说华佗是在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已经传颂了千年,在人们看来才子配佳人,自然是十分绝配的一对。但实际上,司马相如其实和一般的渣男没有区别,当年一穷二白之时,卓文君不顾一切跟他私奔,甚至当垆卖酒。而司马相如在功成名就后,就想要抛弃她,好在最后回心转意,才成了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揭秘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司马相如是著名的汉赋四大家之一,文学造诣之高另后世铭记,而卓文君也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留下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的千古名句,也让人们对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传颂千年,但若真的细讲他们之间的故事,才会发现司马相如不过是个渣男罢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第一次相见,是司马相如在卓文君家拜访的时候。因为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对他一见倾心,也成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开端。“有美人兮,见之不忘